中国互联网金融总部基地西溪谷,推动业态创新发展
聚焦行业监管与自律,打造最权威的互联网金融盛会
位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八卦田,大批基金大佬争相入驻
搜索热词: 创业创新 金融改革 世界浙商大会 项目 新36条 浙商全国500强 投资潜力 浙商回归 财智女人 浙江商会
首页 > 资金存管新政落地,网贷平台将迎大洗牌?
资金存管新政落地,网贷平台将迎大洗牌?
2017-03-07 13:03:53  来源: 浙江金融网
  
     继去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2月末,银监会再度发布了监管新政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下称《指引》),对网贷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网贷平台开展存管业务应履行的程序和责任,商业银行应满足的条件、职责和系统要求等等。
    那么,由银行来“管钱”,会对行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资金被监管了,是否又意味着在网贷平台上投资不再具有风险?围绕着上述问题,市场导报(
www.zjscdb.com)记者日前进行了相关调查。
银行管钱,网贷机构“见钱不摸钱”
    所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存管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专用账户的开立与销户、资金保管、资金清算、账务核对、提供信息报告等职责的业务。
    围绕此,新发布的《指引》特别明确了网贷机构与银行双方的存管权责,即:银行帮网贷机构“管钱”,网贷机构则“见钱不摸钱”。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资金监管方式?导报记者了解到,这和网贷行业发展不甚规范有着密切关系。
    一个事实是,由于当下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一些网贷机构资金缺乏第三方监管,普遍存在设立资金池、侵占或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有的甚至卷款跑路,极大损害了投资人利益。正因为此,将借贷资金交由银行监管也就成了行业规范发展的应有之义。
    “存管银行为平台设立资金存管专用账户和自有资金账户,为出借人、借款人和担保人等在网络资金存管专用账户下分别开立子账户”——
    对于《指引》中的上述规定,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客户资金与网贷机构自有资金的分账管理,能防止网贷机构挪用客户资金,为投资人的账户资金和自主投资意愿提供安全保障。
    此间,为了给诸多网贷平台一段缓冲时间,《指引》还规定,网贷平台作为委托人,委托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整改期自指引公布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在此之前,网贷平台需在工商管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
合规阶段,大洗牌将至
    网贷资金如何存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一直以来,银行都被认为是实现网贷资金存管的最佳机构。而尴尬的是,在此之前整个网贷行业中,真正上线银行存管系统的网贷平台可谓少之又少。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截至2月27日,共有20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仅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8.75%。
    “银行资金存管对于大多数平台来说门槛较高,要求平台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运营能力和相关资质。”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指引》落地,行业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洗牌,完成存管业务与转型的平台将先人一步,开始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相反,未上线或需要调整的平台将面临生死考验。
    而眼下,由于合规成本大幅提高,一些明显的变化已经在行业发生。比如收益率的普遍下调。
    之前,一家网贷平台发布公告称,自2月28日零时起平台预期年化收益率进行下调,综合降息幅度1%左右。紧接着,杭州一家网贷平台也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自3月1日零时起,对平台自动标年化收益率进行调整。比如,1月期自动投标项目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在3月1日之后调整为7.2%,收益下降了1.3%。
    行业影响如是,对投资者来说,即便选择那些已经实现银行资金监管的平台进行投资,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风险。
    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存管指引》对网贷平台、出借人、担保人等资金作了明确监管规定,提高了资金挪用成本,但依然解决不了平台发行假标套现、或者平台风险管理不力等问题。
    因此,投资者依然要对平台认真进行筛选,不能仅仅由于平台完成银行存管就盲目投资,依然需要综合考虑平台的股东背景、组织架构、核心人员从业经历等基本信息,充分了解平台的信息披露后再进行合理投资。
(来源:市场导报)
金融人物
易炼红::金融创新推      省委书记易炼红考察中国出口...
品牌企业
浙江金视
王麒诚——A股市场最
央行降准释放逾万亿
专家看门道——沪指上
交易者
金融组织: 浙江财富管理联盟| 西湖财富俱乐部| 浙江财金媒体俱乐部| 浙江财富法律服务中心|
重要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法律声明       浙ICP备2023013059号-1